头条新闻
2024年全国样本县域经济形势监测报告
中国县镇会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报告聚焦全国150个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域样本,以及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样本,对其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比较。150个县域样本分布在全国26个省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样本分别有64个、47个、31个和8个,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则全部位于西部地区,分布在10个西部省份。相对于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150样本中只有6个县市由于数据可得性进行了调整。
一 150样本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县域经济增速运行平稳,第二产业带动作用显著增强。2024年,150个样本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共计98672.97亿元,总体增长5.72%,高于全国5.0%的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0.30个百分点,大于全国0.20个百分点的回升幅度。其中,数据可得的120个样本县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分别为3.30%、6.68%和5.21%,分别比全国低0.20个百分点、高1.38个百分点和高0.21个百分点。150个样本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增速只比上年回落不到0.10个百分点,略小于全国0.2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县域经济之所以在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上保持了相对平稳运行的态势,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的较快平稳发展。大中城市由于受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大幅度回落的影响,经济增长势头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中部样本县域经济增速升至最高,东北样本县域第一产业增长最快。分地区来看,中部样本县域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提升,而东部样本县域经济增速则有所下降,二者经济增速趋于接近,分别达到5.85%和5.84%,西部样本县域经济增速也达到5.15%,东北样本县域经济增速仍然偏低,只有4.75%,甚至低于全国经济增速。在150个样本中,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负增长的县域由上年的1个增加至2个,增速超过10.0%的县域则由上年的4个降至1个。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差异性较大,东部和中部地区样本县域第二产业增速较高。东北地区样本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达3.60%;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样本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7.55%和6.93%,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样本县域;西部地区样本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5.72%,高于其他地区。图1描述了四大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比较情况。
图1 2024年四大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比较
注:三次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分析对象为120个样本县域。
样本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西部样本县域增速反弹至最高。2024年,150个样本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较上年回升1.64个百分点,达到4.98%,显著高于全国3.2%的投资增速。其中,西部地区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最高,由上年的0.45%大幅回升至9.62%,东北地区县域最低,仅为0.84%,中部和东部地区县域这一增速分别为5.51%和2.85%。样本县域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20.0%的有7个,比上年减少4个,负增长的有31个,比上年减少11个,这表明样本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定程度上存在趋同的特征。
样本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升,中部样本县域表现最为平稳。2024年,150个样本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为5.13%,较上年回落2.68个百分点,但是小于全国同期3.70个百分点的降幅,高于全国1.63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部地区样本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比上年回落幅度最小,仍达5.61%,在四大地区中最高;西部地区样本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比上年回落幅度最大,只有3.96%,在四大地区中最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样本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分别为5.44%和4.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快,同时县域人均收入偏低从而会购买更多必要消费品,这两个因素使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小于全国。
样本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国,东北样本县域增速逆势回升。2024年,150个样本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为3.60%,比上年回落5.17个百分点,尽管回落幅度与全国相近,但仍高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3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北地区样本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比上年较大幅度回升,达到11.77%;东部地区样本县域回落幅度最大,平均增速只有1.55%,在四大地区中最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分别回落至7.14%和2.69%。150个样本县域中,有8个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超过20.0%,比上年减少9个,有36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负增长,比上年增加18个,地方组织财政收入的能力并不乐观。图2对2024年前150样本县域与全国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
图2 2024年150样本县域与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比较
注:样本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增加值增速为总体增速,其他指标为平均增速。三次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分析对象为120个样本县域,其他指标为150个样本县域。
二 60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经济形势分析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经济表现差异较大,西北县域增长迅速。2024年,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共计6987.68亿元,同比增长4.32%,分别低于150样本县域和全国1.40个百分点、0.68个百分点,甚至也低于150样本中的西部地区县域5.15%的平均增速。分地区看,在国家乡村振兴60个重点帮扶样本县域中,西北五省份26个样本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07%,显著高于西南五省份34个样本县域3.44%的增速,也高于150样本县域增速。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投资和消费增速相对缓慢。2024年,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2.34%,低于150样本2.6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86个百分点。西北地区样本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达到9.21%,高于150个样本县域和全国增速。西南地区样本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负增长,为-2.92%。同期,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为3.78%,低于150样本1.35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0.28个百分点。西北地区样本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达到4.62%,高于西南地区样本县域1.49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更快增长。2024年,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增速为14.04%,高于150样本10.4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74个百分点。其中,西南地区样本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增速达到15.85%,而西南地区则为11.68%,都显著高于150样本和全国增速水平,表明这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获取财政收入的能力方面都有较大保障。
表1 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
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增速 |
第一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 |
第二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 |
第三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 |
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 |
60样本县域 |
4.32 |
4.53 |
7.85 |
3.96 |
11.43 |
2.34 |
3.78 |
14.04 |
西北地区 |
6.07 |
6.09 |
11.32 |
3.87 |
13.93 |
9.21 |
4.62 |
11.68 |
西南地区 |
3.44 |
3.69 |
6.44 |
4.01 |
9.53 |
-2.92 |
3.14 |
15.85 |
注:1.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共有160个,此处只选择60个样本。
- 三次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速研究对象为45个样本县域,其他指标为60个样本。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数据可得的5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为4.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为7.51%,均高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样本县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分别高于全国、150样本中的西部地区样本县域0.91个和0.65个百分点,相对增幅明显快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这些样本县域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这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城乡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部门网站
- 全国地方政府网站
- 全国样本县市网站
- 全国样本城区网站
-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