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汇编之六: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支持政策
一、政策支持方向
1. 国家层面核心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2023年)
明确支持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鼓励发展保税维修、再制造、研发设计等新业态。
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给予用地、用工、物流补贴倾斜。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建设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
对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进口设备免征关税。
2. 地方配套政策(以广东、江苏为例)
广东“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10条”
支持企业通过“工贸分离”转型为自主品牌出口,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对开展保税研发的企业,按研发投入的20%给予补贴。
江苏“保税+制造业”行动计划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开展全球维修、国际分拨业务,给予通关便利化支持。
二、资金支持类型
1.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加工贸易方向)
支持范围: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培育、绿色低碳升级。
补贴比例: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不超过总投资的30%)。
申报渠道:通过商务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申报。
进口贴息资金
对进口《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内的设备、技术,给予贴息支持(按进口额1%5%补贴)。
2. 地方特色资金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资金(中西部地区)
对从东部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给予搬迁费用补贴(最高300万元)。
出口信用保险补贴
地方政府对加工贸易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给予50%80%补贴(如深圳、苏州)。
3. 金融支持工具
政策性银行优惠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贷”,利率较LPR下浮10%15%。
供应链金融
鼓励银行依托海关保税货物数据开展仓单质押融资(如宁波“保税贷”)。
三、重点支持项目类型及申报条件
1. 重点支持方向
技术改造升级:智能生产线改造、节能环保设备更新。
新业态拓展:保税维修、跨境电子商务、离岸贸易。
品牌建设:境外商标注册、国际认证(如CE、FDA)。
绿色低碳:清洁生产改造、碳足迹认证。
2. 申报主体条件
企业需具备加工贸易手册/账册资质,海关信用等级为一般认证以上。
3. 核心评审指标
技术先进性:是否采用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出口带动性:预计新增出口额、就业岗位数。
绿色效益:单位产值能耗下降比例。
(根据DeepSeek搜索整理)